二十余年的行医生涯,郝娟同志善于换位思考,始终把病人的利益和感受放在首位,医德和仁爱为先,责任与温暖交织。曾有位从乡镇过来复诊的老年患者,乘车途中看病的钱不慎丢失,当郝娟同志了解到情况,不仅安慰老人家不要着急,还为他垫付了医药费及回家的车费,老人家非常感动。“凡大医治病,必当安神定志,无欲无求,先发大慈恻隐之心,誓原普救含灵之苦。”多年来她始终把对患者富有爱心、耐心、细心、热心、同情心和高度的责任心作为对自己的一贯要求,构建起了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。
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秉承大医精诚的传统,认真履行一位医者应尽的责任与义务。诊治疾病力求疗效好,费用少,尽量减轻患者的负担,赢得了患者的赞誉和信赖。本着“读经典,做临床”的原则,经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与理论结合,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辨证论治特点,治疗疾病以中医药为主,坚持用中医理论和中医思维指导临床,能用中医药方法诊治疑难病症,医术独到,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,受到患者的好评。比如诊治的多种原因引起的顽固性呃逆、呕吐、失眠、便秘等等的病例,病人为此深受其苦,在经多方治疗无果的情况下,她运用中医药理论,辩证施治,立法方药,往往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,为患者解除了疾苦,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。
多年来郝娟同志默默耕耘在中医临床医学这块神圣的土地上,她全心医疗、全意健康。她始终把为病人解除病痛作为一种职责和快乐。作为医师的她在职业活动中,不仅在医疗技术上逐渐达到精良,而且面对患者语言亲切、态度和蔼、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医学道德情操,所谓口碑胜过一切,常常是治好一个人,经过口口相传,来了一条街,甚至一个村庄的人。她真正担负起了”救死扶伤,治病救人”的光荣使命,令许多患者走上了健康之路,成为了一位受人民群众爱戴的医生。
泸县人民医院中医与康复医学中心科室简介
一、基本概况
泸县人民医院医共体中医与康复医学中心于2022年正式成立,下设中医科、康复医学科,由中医与康复门诊区(门诊医技楼三楼)、中医与康复特色治疗区(门诊医技楼三楼)、中医与康复住院病区(门诊医技楼十三楼)三个专区构成。科室是泸州市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,是泸州市第三批残疾儿童【肢体残疾(含脑瘫)】康复训练定点机构,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专科联盟科室,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病、针灸、康复专科联盟科室,“泸县郑氏中医针灸推拿疗法”被列入泸县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。
二、医疗设备
中心配备电针仪、经络治疗仪、火罐、艾条、耳针等传统中医诊疗设备;配备经颅磁治疗仪、冲击波治疗仪,低频、中频脉冲治疗仪,超声波、微波治疗仪,妇产康复、盆底肌康复治疗仪,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、神经肌肉电刺激、智能关节康复器、电动起立床、减重步态训练系统、OT综合训练台、立式功率车、四人站立架、平衡踏板、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工具箱、S-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箱等先进康复理疗设备。
三、技术力量
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1人,医生13人(主任中医师1名、副主任中医师4名、主治中医师3名,研究生1名,科室主任郑瑞清为“泸州市名中医”“泸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”,科室副主任王良均为“泸县十大名中医”,郝娟副主任中医师为“泸州市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先进个人”“泸县十大名中医”),多名医师担任国家、省、市级专业委员会理事、常务委员、委员等;有治疗师5人(主管治疗师1名),护理人员8人(副主任护师1名、主管护师4名)。
科室特聘四批全国中医优秀人才、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、第五批四川省名中医、泸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、主任医师李玉梅设立“四川省名中医李玉梅专家工作室”, 李玉梅主任中医师每月最后一周周六在科室坐诊。
中医内科专业组开展:脾胃病如急慢性胃炎肠炎、消化不良、反流性食管炎等,肝胆病如急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急慢性胆结石胆囊炎等,心脑肾病如脑梗死、头痛、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肾炎等,消渴和肺病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、慢支炎、肺气肿、肺心病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。
中医骨伤专业组开展:各类骨折病(如桡骨骨折、肋骨骨折、胫腓骨骨折、锁骨骨折等)、脱位病(如肩关节脱位等)的中医手法整复、复位及夹板固定等;软组织损伤、痛风等各种关节病的中医治疗。
康复专业组开展:各种急慢性疼痛、颈肩腰腿痛,关节炎、颈椎病、腰椎病,面肌痉挛、面瘫,各类神经性疼痛、头痛失眠,妇产康复,儿童康复,外伤后软组织损伤、神经损伤,中风偏瘫,脊柱外伤引起的截瘫、关节功能障碍,各种术后伤口的恢复及功能障碍、尿潴留等多种疾病的康复治疗。重点开展疼痛康复、骨科康复、神经康复、儿童康复和妇产康复五大现代康复技术。
秉承古训,医德为先;康复一个人,幸福一家人!
科室电话:0830-8187020